子页头部
网站首页 > 健康讲堂
健康讲堂丨第43期关注儿童营养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所属类别 : 健康讲堂 发布时间:2025-09-11 21:24:53        点击率:0
 健康讲堂43期关注儿童营养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根据2周岁至6周岁前的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饮食习惯培养规律,学龄前儿童应遵循食物丰富、规律就餐原则安排膳食和餐次,注重合理烹调,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食品及含糖饮料摄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使用餐具、自主进食,养成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和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引导儿童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积极鼓励儿童进行身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限制久坐和视屏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核心推荐

1.食物多样,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3.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5.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

实践应用

1.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及餐次安排

建议平均每天食物种类数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

按照食物分类建议:

(1)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2)蔬菜、菌藻及水果类食物:平均每天4种以上,每周10种以上;

(3)鱼、蛋、畜肉及禽肉类食物: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4)奶、大豆及坚果类食物:平均每天有2种,每周5种以上;

按照餐次建议:早餐4-5种;午餐5-6种;晚餐4-5种;加餐1-2种。

餐次安排:学龄前儿童应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即三餐两点。

2.培养专注进食和自主进食

培养学龄前儿童专注进食和自主进食能力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龄前儿童应学会匙、筷子、杯、碗等餐具的使用,3-4岁时应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4-5岁时应能熟练地用筷子吃饭。

3.避免挑食、偏食及过量进食由于学龄前期儿童自主性的萌发,会对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喜好,出现一时性偏食和挑食,此时需要及时、适时地加以纠正。①容许儿童自主选择食物。②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鼓励儿童反复尝试并及时表扬、变换烹调方式、改变食物形式、食物份量以及更新盛放食物容器等方法加以改善。③不应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措施,不强迫或诱导儿童进食。

4.培养饮奶习惯、首选白水、控制含糖饮料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用300-500ml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以满足钙的需求。建议学龄前儿童不喝含糖饮料,首选白水,更不能用含糖饮料替代白水。

5.合理选择零食

零食作为学龄前儿童正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选择零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优选奶制品、水果、蔬菜和坚果;②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可能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糖果甜点、冰激凌等。

6.从小培养淡口味

以淡口味为宜,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7.培养认知食物与喜爱食物

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可增进儿童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促进食欲,避免挑食、偏食,有助于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尊重爱惜食物的意识。

8.鼓励进行身体活动,限制久坐行为和视屏活动

充分户外活动和减少久坐及视屏时间有助于提高儿童新陈代谢,促进维生素D合成,提高睡眠质量,预防超重肥胖和近视,促进身心健康。每次久坐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天累计视屏时间最好不超过1小时,且越少越好。

9.定期体格测量

体格生长指标与儿童膳食质量和管养状况密切相关,定期体格测量可及时发现和纠正儿童营养健康问题,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Henan Second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地 址:河南省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中段
邮政编码:451191
电 话:0371-69959120(医疗/急救)
电 话:0371-60657888(服务/咨询)
电 话:0371-85901811(行政/值班)

电子邮件:hns2y@163.com
举报电话:0371-85901700
举报邮箱:eyzxzljb2015@163.com

文明行医承诺书

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社会服务承诺活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践诺诚信是树立卫生行业形象的具体体现。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时刻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维护医学的圣洁和尊严,维护医务工作者高尚的社会形象,按照廉洁行医工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