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紧急抢救转危为安
6月25日,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成功为一位被"大块牛肉团"堵塞气管的七旬老人解除危机。
76岁的唐阿姨(化名)在用午餐时,不慎将大块牛肉呛入气管,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紧急症状。家属见状立刻拨打120。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在为唐阿姨清理口腔异物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将其快速送往急诊抢救室。
心电监护显示,此时唐阿姨血氧饱和度仅为49%,情况岌岌可危。陈登宇副主任医师经快速评估,判断为气管异物导致的气道梗阻,若不及时取出异物,患者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展开抢救。陈医生当机立断,决定采用可视喉镜下行异物取出术。术中发现,堵在患者气道内的大块异物。
在许磊护士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可视喉镜精准定位异物位置,经过细致操作,成功将多块"牛肉团"从气管内取出。
随着异物的清除,唐阿姨的呼吸逐渐恢复平稳,口唇颜色转为红润,神志也慢慢清醒,血氧饱和度回升至 94%,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现场医护终于松了一口气。术后,患者在抢救室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后,转至住院部做进一步诊疗。
健康提醒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当气道被异物堵塞时,患者会出现面色灰暗青紫、无法发声、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解除梗阻,很快就会因缺氧危及生命,应及时拨打120寻求帮助。同时,也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立即停止进食:马上停止进食行为,尽量减少吞咽动作。尝试做咳痰动作,努力将异物咳出;也可刺激咽后壁,诱发呕吐,帮助排出异物。
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成空心拳,将拇指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连续向内、向上冲击 5 次,可根据情况重复数次。
老年人为何更容易发生噎食?
1.生理机能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咀嚼能力下降,咽喉部感觉变得迟钝,吞咽和咳嗽反射功能降低,咽喉食管在生理和形态上都出现退行性变化。
2.相关疾病影响:脑部病变如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可引起吞咽反射障碍,假性球麻痹会导致误吞窒息;老年痴呆患者常无饱腹感,多脏器慢性病变使体质虚弱,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也可能造成吞咽困难。
3.其他因素作用:服用精神类药物、注意力不集中、进食速度过快、食用过硬或过粘的食物、边吃边说话以及情绪波动等情况,都可能引发食管痉挛。